前几年最土豪的公司,人均薪水217万,如今却…(组图)


估计你关心这个问题:怎么能挣到更多的钱?

金融大鳄索罗斯说,离钱越近挣钱越多。这是有道理的,比如金融行业,一直都很多金,所以也是每年优质毕业生的首选。

不过金融行业也是有差别的,像保险行业,人均十来万,但像我们今天说的这家公司,高峰时候人均收入217万!而且连续好几年时间人均收入都过百万!这在全中国都是没有先例的,羡慕吧。

不过就这么牛的公司,一两年时间就断崖般跌落,高管出走,一地鸡毛。这个神一样的公司是哪家呢?我们从创始人说起吧。



01

四川阆中人高天国,在商界是个传奇。他18岁参军,转业后去了河南中建第七工程局,做到副局长。

1992年,形式太好,他坐不住了,决定下海。

先是到南方闯荡,在香港注册了香港创安集团公司,又在海南注册了多家公司,估计做什么业务你也能猜到,炒房炒地皮。

但是炒地皮也是需要资金的,这时候,高天国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,他就是河北省原省长程维高的第一任秘书吴庆五。

后来的的法律文书显示,1992年10月,吴庆五通过关系运作,让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河北省办事处(下称“东租冀办”)借款1000万元给了高天国的海南世通,但这笔资金此后一直在高天国与吴庆五之间来回,并未归还给东租冀办。1994年东租冀办撤销。这事也没人问了。

吴庆五后来被判了死缓,高天国则继续商海驰骋。

这之后,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个贵人,这人就是贵州著名女贪官闫健宏,她曾任贵州省政协常委、贵州信托董事长。

闫健宏的判决书显示,1992年12月,闫健宏通过贵州信托向高天国的海南世通贷款2000万元。此外,闫健宏还以贵州信托或个人名义向高天国借出多笔资金。而作为回馈,高天国和海南世通将多笔资金以“担保费”、“包干利润”等名义,直接送到闫健宏家中或交给闫指定的下属。

闫健宏后来也被判了死缓,高天国毫发无损。



02

他借了这么多钱都去哪了?据说大部分随着海南的地产泡沫蒸发了,真相估计他是不会说的。这之后高天国大手笔进军百货业。

年龄大点的人估计还对“郑州亚细亚”商场有点印象,因为模式新交易额巨大,90年代初轰动全国,可比现在的skp什么的阵势大多了。

不知道高天国是怎么鼓捣的,原来的大股东河南租赁不仅将18%的股份转让给他,还先后给了高天国1859万的无担保贷款,这两笔贷款后来历时10年仍未归还。多年后双方不得不对簿公堂,场面挺有趣的,因为当时主导交易的河南租赁副总经理张春景,早都去了高天国的公司当起了董事长,原告因为他当时的决定起诉,而他要代表被告公司应诉。

郑州亚细亚最后还是垮了,不过高天国的手艺越来越高,他立刻搞起了仟村百货,而且,他又学会了一个新招:处理“不良资产”。

怎么操作呢?

1996年,由高天国早年注册成立的香港创安集团出资1800万元,在昆明买下美亚大厦1-5层共计2.4万平方米房产,作为昆明仟村百货的经营场地。

但经营越来越差,昆明仟村百货欠下交通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及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多笔贷款,总金额超过3.04亿元。

贷款是需要抵押物的,抵押物就是美亚大厦的房产,被收走是肯定的,这相当于用1800万换了3.04亿,很值了!但这只是第一步。

因为这3亿贷款成了不良资产,这些金融机构就只能把它剥离出来,交给资产处理公司或者司法拍卖,好歹也能拿回来一点啊。

2005年左右,高天国控制的国之杰东一点西一点,花了7610万又把这3亿债权和抵押的房产买回来了!一出一进,这些机构的两个多亿就没了。

他的模式总结一下就是:

❶ 先低价买楼;

❷ 拿楼做抵押,贷款;

❸ 欠款不还,银行只好收走抵押物;

❹ 等银行把这些抵押物、债权当不良资产出售时,低价买回。

作为中间商,只需要赚差价就好。

就这套路,他在上海也干了一回,凭借上海假日百货所在商厦中商业裙房的2-3层和6-7层,他借出来2.68亿,后来这笔钱成了不良资产,拍卖售价1.17亿,买家也是高天国的国之杰。


03



但是这么弄来弄去,资产增速还是太慢了,那就响应索罗斯的号召,干金融吧。

高天国看准的公司叫鞍山信托(安信信托前身)。

信托这个行业的特点总结成四个字就是“九死一生”,每隔几年都会来个大整顿,很多公司就消失了,鼎盛时期中国有620多个信托公司,现在持牌的信托机构只有68家。

风险大、周期性强跟他们的业务有很大的关系,很多信托项目的目的就是银行用来投出闲置资金的,就是帮银行做表外业务,跟信贷周期紧密相关,好的时候飞上天,当信贷环境变差时,激进的信托公司最容易受到冲击。

2001年,鞍山市财政局计划将鞍山信托20%股权转让给海尔集团,但海尔集团最终不到一年就将所持股份悉数返还,海尔不要有人要——这个人,就是高天国,他花了1.72亿获得了这20%股权,成为第一大股东。

当时的人还不知道金融牌照的能量,其实拿下这个信托公司之后的十年里,小钱挣了好几波,暴富还没到来,终于2012年之后的五年里,安信信托迎来了黄金时刻。

我们看几个数字就知道了:

❶ 大形势:2017年末,68个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6万亿,啥概念的,比证券、保险什么的大多了,只比银行差点;

❷ 为什么规模这么大,因为信贷宽松,信托业务都开始暴增,安信尤其突出,它的资产管理规模2325亿,不到行业总量的1%,但是盈利能力排第二,体现在股价上,从2013年到2017年,股价涨了接近10倍;

❸ 业绩好,员工收入更扎眼,2014-2017年人均薪酬都是一百多万,2016年更是达到了顶峰,217.27万。




● 当时的董事长王少钦,2012年薪水12.9万,2013年147万,2018年涨到513万;

● 当时的总裁杨晓波,2012年薪水15.71万,2013年187.99万,2018年超过千万;

● 副总裁梁德清,2012年薪水11.03万,2013年142.09万,2018年超688.6万;

薪水能赶上这个增幅的人不多。

04很多人最关心的是,他们怎么做到的?

前面讲过,大环境是主因,但安信信托的增速比同行可快多了,为什么?

奥秘在于业务类型占比不一样。

信托挣钱靠两手:

❶ 固有业务,就是拿自己的钱发贷款做投资;

❷ 信托业务,这个是大头,里面又分两派,一种叫被动管理,大半都是通道业务,跟高速公路设个收费站一样,收过路费,你愿意怎么开那是你的事,报酬率在0.1%-0.35%之间,还有一种是主动管理,从项目的规划、管控都自己来,风险大但挣得多,报酬率达到了1.5%。

安信信托主要做的就是毛利率很高的主动管理业务,主要把钱投向房地产和实业,赶上了房地产的高潮,不赚钱都难。外界纷纷看好,从2014-2017年,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们发了63篇研报强烈推荐安信信托。

好日子总是短暂的,去杠杆、资产管理新规出炉,房地产低潮,几个重拳下来,公司立刻懵圈。

2018年和2019年,安信信托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断崖式下跌,2018年营业收入只有2.05亿元,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-0.27亿元。

两个数字表明公司处境不妙:

❶ 公司涉及诉讼的金额越来越大,6月底有50.23亿,9月底上升到了84.7亿,大都悬而未决;

❷ 公司到期未清算的信托项目金额276亿元,都是潜在的风险啊。

这还不算完,公司的投资业务也很让行业叹服:

● 2018年1月,安信信托花了13.61亿从印纪传媒实控人肖文革那买了1亿股股份,协议签完四天,印纪传媒因为控股股东平仓风险持续停牌,复牌之后股价连续7个跌停,现在已经退市,这笔毛都没剩。

● 安信信托有一笔中弘股份股东5.5亿的债权,是用中弘股份的股票作为还款保证的,然而,在债务到期前几日,中弘股份就被终止上市了。

这风控能力,基本没有。

这管理团队,拿着高的薪水,干着烂活。

不过这些人家可能还是要脸的,前面说到的董事长、总裁,人家都陆续辞职了,挣完高薪,留一地鸡毛。

高老板只好自己收拾烂摊子了,出来混,迟早都要还的。

推荐阅读